第241章钦点三鼎甲-《权驭大明》
第(2/3)页
万历朝开始,大明的文官,尤其是言官养成了一种以弃官进谏为荣的风气,即递上弹劾奏章后挂职回家,显示了破釜沉舟的决心,逼着皇帝去处理奏章。
荆养智上奏章弹劾熊廷弼后弃职回家,熊廷弼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被朝廷罢官回乡,听候朝廷的核查,自此闲赋在家。
此次杨镐辽东兵败,朝廷的大员们自然想象到了居于湖广的熊廷弼,放眼朝堂上下没人比他更合适赶赴辽东收拾残局。
值得一提的是,熊廷弼虽说楚党但与杨涟等东林党有着良好的交往,因此他此次前去辽东可谓“大势所趋”。
李宏宇自然知道熊廷弼将被启用,不过他是来不及一睹这位明末辽东风云人物的风采,等熊廷弼从湖广江夏赶到京城的时候李宏宇早已经在辽东与女真叶赫部会合。
三月二十二日清晨,李宏宇等一众贡士皆身穿喜庆的红色贡士公服,顶着三枝九叶冠再度进了紫禁城。
与前两次不同他们这次去了太和殿,也就是人们俗称的“金銮殿”,准备参加在太和殿前举行的“传胪大典”。
所谓传胪大典,就是贡士们按照殿试甲第名次被唱名依次传呼召见,这种仪式称为“传胪大典”,对进士们而言可谓是一种无上的荣光。
乾清宫,东暖阁。
“皇上,这是此次殿试策问获评最高的十份答卷,请皇上圣裁。”礼部尚书何宗彦手里捧着一个托盘,托盘里是十份由读卷官们选出来的佳卷,依然处于糊名的状态,躬身向坐在暖榻上的万历皇帝禀报道。
方从哲等朝中大员躬立在暖榻的一侧,等待着万历皇帝从那十份答卷中选出状元、榜眼和探花。
一名内侍立刻走上前,从何宗彦手里接过了托盘,放在了暖榻前的一张长条桌上,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从左到右一字排开,最左面的是八名读卷官认为最好的答卷。
通常而言,如果没有什么意外的话,皇帝会按照答卷的排列顺序依次选取排在前面的三张考卷为三鼎甲的文章,依次成为状元、榜眼和探花。
毕竟,八名进士出身的读卷官选挑选的文章无疑是所有贡士中最好的。
因此,只要前面三张答卷的内容以及所属贡士的名字不触犯皇帝的忌讳,那么皇帝不会轻易改变排名,其要做的只是用朱笔在卷面上写上“状元”、“榜眼”和“探花”,这叫御笔朱批,犹如圣旨一般。
万历皇帝起身走上前,先从右侧的答卷开始看起,逐一查看摆在长桌上的案卷,如果其他的答卷实在无出彩的地方,或者说无法打动万历皇帝,那么摆在前面的三张答卷的主人就将成为三鼎甲。
其中,万历皇帝所关注的重点自然是他所出的第三道题“问帝王之政与帝王之心”。
“臣闻帝王之临驭宇内也,必有经理之实政,而后可以约束人群,错综万机,有以致雍熙之治;必有倡率之实心,而后可以淬励百工,振刷庶务,有以臻郅隆之理……”
当来到最左侧排在第一位的答卷后,万历皇帝查看卷面的时候眼前顿时亮了一下,口中不由得小声读道,怪不得这张答卷会排在第一了,其第三道题目一上来就打动了万历皇帝。
见此情形,方从哲和何宗彦等人不由得暗中对视了一眼,众人心中此时已然有数,看来这第一张答卷的主人必将成为此科殿试的状元。
“……盖实心先立,实政继举,雍熙之化不难致矣,何言汉宣哉!臣不识忌讳,干冒宸严,不胜战栗陨越之至。臣谨对。”
终于,万历皇帝读完了答卷上的内容,随即“啪”地拍了一下手,笑着向在场的方从哲等人说道,“此卷酣畅淋漓,至情至理,形神俱备,实乃难得一见的不世佳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