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八章 送战友(第一更)-《红色脊梁》
第(2/3)页
在感情上,李昭舍不得离开欣欣向荣的井冈山根据,也舍不得离开自己和教导师将士共同开辟的兴国根据地,但理智告诉他,郑毅的战略决策是正确的。
在当前的形势下,教导师绝不能满足于现状,不能龟缩于赣南数县之内,必须坚决地打出去,不断开拓,不断进取,建立起更多的革命根据地,才能使红色政权获得更为广阔的生存空间。
“政委,回去吧,看不见人影了。”
李连山拉着李昭的手臂,并肩走向兴国县城城门,看到周围送别的数千乡亲尚未离去,不由得又是摇头一叹。
李昭压低声音问道:“县赤卫大队到江口了吗?”
李连山轻轻点了点头:“昨晚八点就到了,我让他们休息一夜,今天中午再进行防务交接。”
“如今西面的赣县县城,守敌只有一个营,看样子杨池生已经铁了心放弃兴国和江口镇,不再与我军生冲突。”
“短时间内,咱们也无力攻下赣州,只能相互对峙,保持默契了。”
李昭微微颔,走出几步后才低声说道:“看得出来,杨池生部已经被咱们打怕了,至少在两个月内,敌人没有能力进攻兴国、宁都、于都和瑞金,咱们怎么也将获得一段无比宝贵的展时机。”
“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根据地前委赞成了咱们教导师的东进计划,我也没有了后顾之忧,等边区特委和赣省省委的同志到来之后,我就能率领留守兴国的八百弟兄前往宁都,与你们一团会合。”
李连山沉默片刻,悄声建议:“如今留在宁都的粮食和各种物资数量非常大,按照师长的说法,足够一万将士一年的消耗。”
“还有就是从滇军手上获得一万多匹布料,最好能找地方分开存放,又或者想办法把所有布料运到兴国,再由兴国运回井冈山根据地。”
“否则的话,我们的主力一旦离开宁都开赴赣闽边区,就无法保证粮食物资的安全了。”
李昭考虑良久:“晚上我致电东华山的第四团,让他们派两个营过来搬运粮食物资,特别是盐巴和布匹,对地处偏远山区的东华山根据地非常重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