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良将智士-《汉末文丑》


    第(3/3)页

    在之后,董昭作为曹操暗中的棋子,在张扬军中、当朝汉庭中、董昭都多为曹操言说、陈词。

    这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在建安元年,曹操在许县平定了黄巾军,派遣使臣到河东去。这时汉献帝回到洛阳,韩暹、杨奉、董承及张杨相互间意见对立不和。董昭因为杨奉兵马最强而缺乏外部援助,以曹操名义写信给杨奉说。这里要注意,是以曹操的名义!!!这就比较清晰了,董昭早就是曹操核心心腹之一了。

    其信言道:“吾对将军早已闻名,倾慕君的大义,所以推心置腹,赤诚相见。现在将军您将天子从艰难中解救出来,归还旧都,辅佐天子的功劳,当代没有人能和您相比,是多么的美善啊!现今群凶扰乱中原,四海不得安宁,天子朝廷至尊至重,吾等的责任就在于维护和辅佐;必须依靠众位贤士来重建王朝秩序,这委实不是一个人能够独力建立的。心腹与四肢相互依赖,互为支持,缺一不可。将军您应当作为京城内的主要力量,我作外部的援军。现在我有军粮,您有军队,互通有无,足以互相接济,同生死,共患难。”

    杨奉接到信后自是十分喜悦,对各位将军言:“兖州的军队驻扎许县,近在眼前,他们有兵有粮,国家应当依靠仰仗他们。”于是众人一同上表荐举曹操为镇东将军,继承他父亲的爵位为费亭侯,董昭调任符节令。

    在之后,天子刘协就为曹操集团所控制了,董昭同曹操的关系也从地下走到了明面之上。曹操到洛阳朝见天子刘协,就使带着董昭得,当时二人坐在一起。曹操问:‘如今吾来这里,应当采取什么计策?‘

    董昭回道:‘将军起义兵,诛杀暴乱之徒,入京朝拜天子,辅佐王室,这是可以媲美春秋诸侯五霸的功绩。但下面的各个将领,人心各异,未必肯服从您。现今您留在这里匡弼天子,情势对您不利,只有转移圣驾到许县了。当然朝廷流亡迁徙之后刚刚回到旧时京城,无论远近都在企望,希图在一朝安定下来。现在又一次迁移圣驾,不能让众人满意。做非同寻常的大事,就得有超越常规的举措,希望将军筹划怎样做利多弊少。‘

    曹操言道:“这正是我的本意。但杨奉离得很近,就在梁县,听说他的队伍精良,能够让他不成为我的隐患吗?”

    董昭言说:“杨奉缺少袒护援助,将会独自归顺。镇东、费亭的事情,都是杨奉所确定,又听说他写信命令约束自己的士兵,足以看出他的诚信之心。应该时常派遗使者送上优厚的馈赠,答谢他的好意,以便安定他的心意。就说京城缺乏粮食,想将圣驾暂时移至鲁阳,鲁阳离许县较近,转相运输较为容易,就可以没有粮食严重缺乏的忧虑了。杨奉为人勇猛而缺少思虑,一定不会怀疑我们,等到双方使者有了往来,那时足以确定计策了。杨奉哪里能成为隐患!”

    曹操大喜,言道:“好。”并且立即派遣了使者到杨奉那里,然后就将天子刘协迁移到许县。杨奉感到不满,与韩暹等到定陵劫掠骚扰。曹操不予回应,秘密地攻击杨奉的梁县军营,降的降、杀的杀,即时平定。杨奉、韩暹失去兵众,向东投降袁术。

    至此,董昭和曹操的关系方才大白于天下,想来曾经信任于他的张扬、刘协、杨奉等都有着无限的悔恨吧。

    在之后董昭就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在谋士如雨、智者不计其数的曹魏阵营占据了一席之地!!!如此之大才,文丑安能不上心焉?只要再曹操之前就接触了其人,并且有着良好的表现,文丑相信自己是能够赢取董昭的忠心的,从而使其在自己的大计之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以上这些人物都是文丑的首要目标!也是文丑今后再冀州范围之内,要常去拜访的人员。天赐不取,反受其咎!(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