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最后准备-《汉末文丑》
第(2/3)页
首先就是选择随行人员,别的不说,安全是最主要的,虽说文丑自负武艺出众,但是在这乱世,多一份的保障还是有必要的。柳仲其人作为高邑县的军事首脑,自然是不能随身的,就是卢亮其人也要留在县中,坐镇指挥剿匪之事。如此一来,能够随行的人员也就是文霸了。
主簿姜哲、督盗贼张烈、学曹姜恢等一众县吏,也要留守县中,掌控县中大局,毕竟现下高邑县也是新安,不安分的因素还有很多的,文丑在时,受于文丑其人的威望或许不会显露出什么来,若是文丑不在,或许就有一些宵小之辈,要上蹿下跳了,不可不防。
说到学曹、商曹这两职之新设,就要交代一二了。
由于县中新安,商曹之职的作用还不曾显露出来,只是其主事之人,在文丑的交代之下组织了部分机灵、善于言语的人手,往来于县中大户豪族之间,争取一些初始的启动资金,以及将县中富户豪族以利益手段捆绑到文丑的战车之上,除此之外就是搜索一些县中真实的经济状况,以及探讨商曹的盈利方法、渠道等,为商曹的最终运行,打下基础。
对于商曹的设置,可是开了一个先河,毕竟这个时代还是重农抑商的时代,虽不是再往后那些时代严厉,但是,商人的社会地位还是未曾受到上层人士重视的,大多数的士子都是耻于与商人为伍的。而文丑却将其独设为一曹,足以看出文丑对其的重视。
相对于商曹的忙于前期准备之事,姜恢所掌握伤亡学曹之事,就更为成熟和顺利了。由于县中贼寇俘虏不少,所以劳动力充足,是故,姜恢在抽取了足够的人手之后,就开始了在县中、乡下、亭里,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学堂、学管的建造工作。
由于有了在沙河乡中的经验,所以姜恢此次的工作可以说是得心应手,只是对于县中的寒门士子的征集之事,颇有些困难,毕竟没了文丑在沙河乡的超高威望,高邑县的士子多少还是有些抵触姜恢的邀请的。
再者县中士子之家对于书籍的珍视远超了姜恢的想象,他也不得不加紧联系沙河乡学馆负责之人,希望他们尽快的复刻出一批的书籍出来,当然这一系列的行动也是请示过文丑的。对于书籍的问题,文丑也是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只是尽量的劝说县中士子人家,这其中就包括其中的代表人物县丞程启、功曹、贼曹等人。
当然其对于利用书籍吸引士子的机制还是非常有信心的,毕竟有沙河乡的成功的例子在前,这只是时间问题。
说到县丞程启、功曹、贼曹等一系列由高邑县本县人出任的县吏职务,就目前来看,还是挺配合文丑对于县中的一系列改变与政策的,并没有出现什么某些富户豪族那样的怨意、恨意等,都是立足于将高邑县重新治理好的角度,兢兢业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