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乡里任命-《汉末文丑》


    第(2/3)页

    从文丑将这一消息讲出之时,堂内众人就纷纷艳羡的看向王冲。又见文丑递出的文书,知道此事已定,待文丑言语过后,纷纷开口恭贺王冲不止。王冲瞧过之后,自然忙于还礼。

    当然堂内众人也看到了文丑所取出的文书不止一份,相信了文丑开始所言的‘道喜恭贺’之语,纷纷又以炙热的目光看向文丑,期待着下一个文书就是任命自己的。

    唯有柳仲皱眉思索后,言道:“如此就先恭贺文君得以高升了!”

    “对啊,王君升任为乡有秩,顶替了文君原来的职位,那么文君现为何职呢?”有人反应了过来,惊呼道。

    “对啊,不过肯定是左迁的!”有人肯定道。

    如此一来,堂内就又是恭贺文丑高升的言论了,就是刚刚升任的的王冲,也是按捺下激动的心情,开口恭贺不已。

    “不错,鄙人有幸的到国相冯公的青睐,以及中尉田君的信赖,添居高邑县令一职。”文丑开口道。

    此语一出,顿时引起了众人的惊呼之声。按说也不应该有如此大的反应的,但是文丑以出仕一年,不足弱冠,就能够掌管一县之人,实在是刷新了他们的眼界。原本在他们的想象之中,文丑最多被提拔为一个四百石或者六百石的郡吏,就够受恩宠的了。

    再者文丑原来所居的桃林校尉一职,也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秩比二千石,与都尉、中郎江相若的校尉,而是一种在黄巾之乱后,就被无限弱化了的中级军职,秩品至多为四百石而已。而且在不久的将来,校尉的地位还会接着下降,直到沦落为低级军职。而史实上也确实是如此演变的。

    “文君升任为了高邑县令,而非高邑县长?”还是柳仲细心,况且他在高邑县待过一段时间,自然知晓高邑县因为不足万户,所以是小县,其县君也仅仅是秩六百石的县长而已。

    “不错,此次面见冯公,对其言说了原本的万余俘虏,可以转为齐民后,其就同意了将他们迁往高邑县境内,重设一乡。如此一来,若是再收拢些流民安居,高邑县就可为万户之大县了。”文丑解释道。当然这其中也有冯公的恩宠。

    “哦,如此文君岂不是千石之员了!”这时姜恢等一众人方才从敬叹中反应过来,对于文丑千石之县令,更是惊叹,欣喜。

    ......

    文丑见着堂内激动的众人,摆了摆手言道:“此次不禁鄙人添居高邑县令,子正也被任命为了高邑县尉!”说话间就将一个文书向柳仲递去!

    这一次着实使得堂内众人惊呼不已,虽皆知柳仲对文丑忠心耿耿,但其毕竟只是一个不入流的游徼,没想到文丑居然能够将他表为县尉之高职!就是柳仲自己也是大吃了一惊,木然呆了一下。

    “怎地,子正不欲随吾赴任?”文丑调笑道。

    “仲,拜谢文君!”柳仲当下拜服谢道。双手微颤的接过任命文书。

    “好,子正请起,此后君亦为一长吏了!”文丑将柳仲扶起,朗声笑道。

    .吏指州县长官的辅佐官职。《汉书·百官公卿表》:“﹝县﹞有丞、尉,秩四百石至二百石,是为长吏。百石以下有斗食、佐史之秩,是为少吏。”所以才有了文丑言说柳仲为一长吏之语。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