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大宋婚礼的修正版-《与南宋同行》


    第(2/3)页

      仙娥缥缈下人寰,咫尺荣归洞会间。

      今日门栏多喜色,花箱利市不须悭。

      拦门礼物多为贵,岂比寻常市道交。

      十万缠腰应满足,三千五索莫轻抛。

      答拦门诗:

      从来君子不怀金,此意追寻意转深。

      欲望诸亲聊阔略,毋须介绍久劳心。

      洞府都来咫尺间,门前无事苦遮拦。

      愧无利市堪抛掷,欲退无因进又难。

      这种拦门礼仪,本来充满了欢乐的气氛,婚娶之家花点“利市钱”,便可以为婚礼增热闹气氛。

      但是安静主家把这些全给取消了,婚姻进行中拦什么拦?!

      一律改成发红包,人手一份!

      第二步倒是按照大宋的礼法来了,行了撒谷豆之礼。

      有司仪执斗进前,斗内盛谷、豆、钱、果、草节等,咒祝,然后望门而撒,围观者争相抢拾之……因为这里面还有红包。

      其实大宋谓之撒谷豆,俗云是压住青羊等杀神也。

      此表达对婚姻之家的祝愿,希望能通过撒谷豆之礼,消灾灭难,确保新妇平安。

      这种方法在大宋代京城及民间较为流行,安静主家想起来这个类似自己当年撒喜糖的行为,于是便给保留下来,让新婚夫妻照作。

      接下来的第三步是新妇跨马鞍之礼。

      大宋结婚礼法中有规定,新人下车檐,踏青布条或毡席,不得踏地;一人捧镜倒行,引新人跨鞍蓦草及秤上过,入门。

      这里解释几点。

      第一,跨马鞍之礼,在唐代士大夫婚礼中流行,到了宋代,则沿袭未改,鞍与安谐音,新妇跨鞍而过。

      第二,新妇下轿到入婿家门的路上,新妇“不得踏地”,必须铺上青锦褥,青毡花席。

      其实这个过程很简单,安静主家给与保留。

      第四步,则是由一位贵妇人引一对新人房室,坐于床上。

      一般是男坐床右首,新妇坐于左,称为“坐富贵”。

      婚房门额上预先挂好一新缎、新妇入门之时,众人都争扯一小片而去,谓云“利市缴门”。

      这个贵妇人也就由安静主家亲自上马了。

      当时,王德发主家还小声问过:“安静,还有几步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