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白凤楼-《上谋者》


    第(2/3)页

    也不能怪苏恒太过急切,因为他除了书中的知识外,其他的都是一窍不通,身上没有干粮和银子,如果不快点找个落脚点的话恐怕今晚就要露宿街头了。

    值得庆幸的是苏恒在连续问了几个过路的行人后终于找到了去招贤馆的路,想当年燕昭王筑黄金台,广招天下良才,引得七国人才纷纷前去投靠,最终打败了强大的齐国,虽然如今已隔了很长时间,可是这个事件早已在历史潮流中流传开来,所以往后每逢乱世,各朝各国也是纷纷放下偏见,开始效仿,不问出身,不问国籍,只要你有才干,都可以去各国所设立的招贤馆自荐,通过考核之后,自然会有人为你引荐。

    因此,这些年来,七国从来不缺中下级人才,唯独缺少那种最顶级的人才。

    寿阳城很大,四通八达,人来人往,通过一路不停的询问,苏恒终于还是找到了寿阳城内有名的招贤馆。

    白凤楼,白,象征着高贵典雅,和文人所喜的素白相对应,凤,乃九天神鸟,浴火重生,一飞冲天,招贤馆取名白凤楼显然很有深意,似乎在告知前来投靠的读书人,不问出身前科,只要你们才华横溢,这里就是你们浴火重生的地方,将来大鹏展翅九万里,翱翔天际,名动七国都不是问题。

    试问天下,何人不想分个万户侯,不想流芳百世。

    白凤楼前人并不少,苏恒放眼望去,大约两百余人,大多是一些打扮俭朴的年轻书生和一些长相粗犷的青年汉子,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几乎都是出身自寒门,对他们来说,苦读寒窗十几年就是为了等这一刻。

    白凤楼前面是一个宽敞的大院,院中央立着一口青铜大钟,每天都有人打理清洗,不过经历了百年风吹雨打,上面还是有几点斑斓铜锈,听说每次白凤楼只要出现了大才,就会敲响大钟告知众人,以示对人才的激励和尊重。

    苏恒一边静等着白凤楼打开大门,一边暗中余光观察着周围人的神色,他发现,一般长相粗犷的武人都是孤家寡人的独行侠,旁边人都离他们远远的,而一些书生眼中甚至毫不掩盖的流漏出轻蔑之色,扫视着那些武人,这些被看不起的武人们似乎也没有团结的意思,都是各自分开,也不交流,就这样静静呆立在一旁。

    重文轻武!

    看到这一切,苏恒一目了然,感到有些惊讶,虽然自古以来就有文官动一笔,武将跑死马的说法,可那也是在太平盛世,武将的作用不大,文人的地位自然更高一筹,可是如今正逢乱世,不管哪里,武将都是不可缺少的,有时候一名大将的作用甚至比一个顶尖谋士还要大,可为何这些书生还这样不待见武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