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死里逃生-《南宋之我主沉浮》


    第(2/3)页

    阿合马等人提出的建议,将都城中都改名为大都,将原来的开平城改名为中都,以表示与和林城的区别,忽必烈是赞成这个提议的,末哥等亲王也是赞成这个提议的,这里面有着不一般的含义,预示他这个皇帝是独一无二的。

    囚禁在开平城的阿不里哥,被严密的看守,平日里大都是宫里的宿卫亲自把手的,春节也不例外,阿不里哥的身体不是很好,忽必烈还是命令宫里的御医前去治疗,据治疗的御医禀报,阿不里哥是因为积郁攻心,已经无药可救,撑不了多长的时间了。

    忽必烈不会动手杀死阿不里哥,但他希望阿不里哥早点死去,因为阿不里哥代表了一种精神,那就是蒙古人至上的精神,排斥汉化的精神,这种精神还有追随者,包括部分的蒙古王爷,包括部分的蒙古部落领,甚至包括了部分的色目人。

    在忽必烈看来,阿不里哥死去的那个时候,就是蒙古朝廷彻底稳定的时候,至于说漠北等地因为战争的荒芜,倒不是真正的原因。

    忽必烈终于抬手,终于在大赦的奏折上面朱批了。

    也就在这个时候,神色很不好的末哥进来了。

    “末哥兄弟,生什么事情了。”

    “禀皇上,刘秉忠死了。”

    忽必烈的手抖动了一下,脸色变得惊愕。

    “怎么死的,朕为什么没有得到消息。”

    “刑部来报,说是自杀而亡,刑部的官吏专门去验尸了,刘秉忠的确是死了。”

    忽必烈微微点头,放下手中的毛笔。

    “原来是这样,末哥兄弟,你怎么看。”

    “臣认为是有可能的,这些汉人,好像不能够遭受一点点的委屈,遭受委屈就寻死腻活的,真的是难以理解,哪里像我们蒙古人,有着天空一样开阔的胸襟。”

    “末哥兄弟,你还是不了解汉人,他们有自身独特的文化,特别是汉人之中的读书人,从读书的那一天开始,他们想到的就是将一身的本事卖给帝王家,所以才有了衣锦还乡、光宗耀祖的说法,要是得不到施展的机会,他们是活不下去的。”

    看见末哥皱着眉头,忽必烈继续耐心的开口了。

    “刘秉忠自尽,朕其实应该想到的,当年刘秉忠身为官府之中的小吏,一身的抱负无法施展,宁愿选择出家去做和尚道士,也不愿意委曲求全,那等的心思,可见七性格之刚烈,被关押到天牢之中,看不见任何的希望,与其在天牢里面等死,还不如自我了结。”

    末哥总算是明白一些了。

    “皇上没有定刘秉忠的罪啊,他为什么自杀。”

    “刘秉忠在朕的身边多年,了解朕的性格,这么长时间过去,朕没有给刘秉忠定罪,他其实已经明白后果,知道没有了任何的希望,如此情况之下,还活在世上干什么。”

    末哥终于点头,脸色也舒缓了很多。

    “皇上,臣真的是不了解汉人,不知道他们还有这么多心思,臣以为,皇上是一定能够驾驭那些汉人的。”

    忽必烈笑了,刘秉忠自杀,他不是很在意,既然刘秉忠自己不想活了,那就是天意了,这件事情,就此揭过,至于说刘秉忠以前所做的贡献,自然也就一笔勾销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