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蓝宝石飞机制造公司可以忽悠中华联邦,将来如果跟大清国开战,可以用战略轰炸机装着900辆伞兵战车,一次投送,可以占领某个大清国的军区,大清国的军队甚至来不及反应。 中华联邦不差钱,但是没有那么强悍的发动机技术,现在,蓝宝石已经有了全球领先的紫焰发动机做后盾,极大地提高了自己的说服力。 苏联人真是越来越穷了,李弦太本来只是去打听一下消息,结果发现伊留申设计局居然愿意出售设计方案,只收1亿美元设计费。 对方的整体方案肯定是留一手的,不过,李弦太只是ak-ta的外形和结构设计,经过简单的很快就让蓝宝石签订了协议,正式启动pak-ta项目。 从一架飞机的设计角度来方的设计只能算完成了30%,这就够了,苏联的航电很落后,设计得太多李弦太还不乐意呢。 苏联人自己都搞不定那三台恐怖级别的发动机,他们不相信蓝宝石公司可以搞定,尤其是北海航发还是一家私营企业,从未听过他们在大型航发上有所建树。 交易尘埃落定之后,李弦太开始启动他的全信息化生产系统,整合全球的航空科技人才的力量,任何有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的人才都可以成为生产系统的一部分,可分配到很具体的任务,一旦完成一定的数量,就可以凭经验值升级到更高级别更高时薪的工作。 从设计计算检测全部如此。 先是做整体设计,然后是做1吨的技术验证机,接着把体量增加到10吨,最后成型。 李弦太手里积攒了大量的航空业工程师的资料,每当自己需要兼职的时候,就给他们发送邀请,这是全球工程师智慧的结晶,尽管很多的工程师都不知道自己参与了中华联邦的战略轰炸机项目。 发动机是飞机运营当中最难维护的东西,为了保障这货的出勤率,李弦太破天荒地给pak-ta设计了可无损拆卸的发动机系统。把动力系统总成到一个模块,经过一段时间的高强度飞行之后,就把动力模块换下来维护,飞机可以持续出勤。 这个设计使得飞机的维护就像集装箱到了码头被卸货那样简单。这边拆下来的动力系统在哼哧哼哧地维护,那边飞机早已经再次翱翔蓝天。 发动机永远处于最佳的状态,更何况pak-ta还拥有3个发动机,每一个发动机都有可独立操作的航电系统,几乎不可能出现灾难性的故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