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平均主义-《维多利亚的秘密》


    第(2/3)页

    公社成员永远不可能高收入,顶端的公社技术员是温莎企业的雇员,那肯定是500英镑年薪以上的高端人士。最适合追求享受而没有发财野心的姓在公社里享受生活。成员们也不用心理不平衡,技术员是个个公社到处跑的忙人,普通成员还未必有兴趣去干这么辛苦的活儿。

    自古有云:不患贫而患不均。闹平天国那会就有这种朴素的想法,可惜他们都是不靠谱的大规模平均。在中高端工作领域搞平均主义是完全行不通的,那种没有等级激励的机构没有竞争力,就算是温莎企业也不敢那么做,否则唐宁就亲自搞纯粹的财团社会主义了。

    由于在公社里没有激烈的竞争,没有失业的压力,没有各种攀比,这里的中低收入人群的精神生活将非常的安逸,最适合那些没有追求的姓。也适合温莎企业变相裁员。如果某个行业消退了,温莎企业可以把没有转行能力的老弱病残打发到公社里去过退休生活。

    银行将设立一个“温莎公社基金”原则上为法国德国卢森堡波兰立陶宛美国西部巴西马来亚印高丽等13国全体公民建立公社,公社成员的福利要视它能分配到什么样的产业。

    这13国有一个显著的共同点,他们的中央银行都控制在温莎财团的手中。唐宁把中央银行的控制视同为政治上的控制。日本的中央银行也在控制当中,不过,由于井伊直弼的关系,这个控制不稳定。苏联没有在列表中,是因为马克思已经在苏联搞平均主义了,而且是大国家社会主义(通过高税收和国家重参与商业经营)。

    苏联的社会主义虽然没出什么彩,可也没出什么乱,相当于已经是一个大型的公社。所以不用温莎公社基金再去掺和了。

    为全民提供公社成员身份保证,但这个加入与退出完全是自由的。凡是接受公社基金贷款的公社,其盈利上限为6%,多出的部分将上交给基金会,以便继续壮社基金会的实力。

    为了表达温莎财团对公社基金会的重视,唐宁还亲自接见了欣然接受会长职务的巴枯宁。这是数个月来,温莎大帝亲自接见外人。女儿妻和情人当然是不能见的,谁知这个鬼畜井伊直弼会有什么手段?见一见巴枯宁全倒没什么,大不了巴枯宁这个56岁的老头出点什么意外,唐宁一点也不会心疼。

    因为是这么久以来第一次自由地见外人,唐宁非常高兴,而巴枯宁一点儿也看不出来唐宁现在是囚徒身份。“面圣”的兴奋让巴枯宁忽视了周边奇怪的一切,为啥这个鬼地方人丁这么少?偶然有人,还全是日本人?

    13国各公社“招新”的告示登上了报网站的头条,随着日益完善的海底光缆传遍了全球,纽约时报用“温莎财团果真成了社会主义财团,市场竞争被温莎财团破坏”作为回应。

    后来,巴枯宁接受法国媒体采访时表示,温莎先生认为这种平均主义的公社不会发展成大规模,但是对社会福利是一种很好的补充,有人会很喜欢的,而且它也不仅仅是扶贫性质的,通过公社的自治,也有可能产生很强大的公社来,照样能培养出社会精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