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颍上难行-《庆丰军》


    第(2/3)页

    徐州红巾军的一号人物没了,群龙无首,二三号人物彭大、赵君用投靠了濠州的郭子兴,毛贵独自领军一支苦苦支撑,付千户随着他的老大李喜喜投靠了颍州的刘福通。

    颍上红巾军乃是昔日教主韩山童的故旧,明教各元老云集军中,李喜喜和付千户率领残兵败将来投靠,结果被拆散安置,李喜喜留在颍州,付千户被发配到颍上了。

    郝十三现在终于看明白了,所谓调派精兵强将,纯属扯淡!没听说强将能站在中军帐的最末尾的,感情是徐州芝麻李李二失败后,从徐州过来投靠的原徐州红巾军将领,降将历来受歧视,调配个千户官也就算了还是一个副千户,手下能有多少人马?

    “那请大人多给我调拨一些粮草、军械、钱粮!”郝十三知道兵马不可能再多给了,多领些粮草军械,也可自行招募军队。

    刘六脑袋摇晃的像拨浪鼓一样:“军械?没有,没有,我颍上两万红巾军兵器还没配备齐全呢。粮草?颍上两万红巾军一天人吃马嚼的得得多少粮草?我给你所部军马的三日粮草,再多,只能等你打下寿州自己去取了!”

    日,他个仙人板板的,这不是让老子去送死吗?看副千户那一脸苦瓜相,多半是指望不上了:“刘大人好歹给我从颍州带来的弟兄们配备上一些装备!”

    “嗯……这个嘛”刘六一合计,郝十三毕竟是小明王的师父,没指望他能打下什么城池,就这样死在元军的手中,对小明王也说不过去,一旦兵败,恐怕郝十三只能靠身边这十几号人保护了,“刀可以给你一些,铠甲却是一件没有!”

    尼玛!郝十三之所以不想留在颍州韩林儿的身边,就是考虑到颍州红巾军内部争权的残酷,他个宅男,本身就不善于这样权利的斗争,没想到,离开权利的核心,还是这般的光景。

    有心令投他处,可是颍州红巾军都知道郝十三是小明王的师父,韩林儿本就势弱,郝十三若是离开,肯定给韩林儿造成不良的影响,可是他郝十三亲手把韩林儿送到这个权利的漩涡之中的,本以为,引军在外,可以当做小明王的外援,为小明王争取更多的生存空间,没想到,只领了这一点点的残兵败将,自保都难,谈什么保护别人。

    颍州红巾军的内部虽然争权严重,但是小明王毕竟是明教的一面大纛,目前看,小明王顶多也就大权旁落,没有性命之虞罢了。而那刘福通向来以军事掠夺著称,不善于经营后方,就算是不存在内部争权问题,兵败也是迟早的事情。

    所谓的明珠暗投,也不过如此!

    等郝十三跟着付千户到了军营,一颗心是彻底的凉了。

    七百多人的队伍,其中有二三百人算是精壮,却各个衣衫褴褛,破旧的布甲上胸前诺大个“徐”字,还能看出这支军队的旧日沿革,余下的人却都是各式各样的褴褛裋褐,乃是新近调拨的新兵罢了,恐怕连血都没见过,见到敌人不跑都算万幸了,更别提上阵拼命了。

    不过军营内的二三千匹战马可是各个毛光雪亮,七百人的队伍也用不了这些战马吗?听说蒙古的骑兵善于奔袭,一人有两三匹吗换乘。

    “难道这几百人还真是红巾军的精锐?”郝十三略微思忖,就发现问题不对。

    军队装备连一件铁甲都没有,兵器更是可怜,几十把钝刀不少都缺口了,余下的清一色长枪还不够,有那么二三百人只拿着削尖的白蜡木杆。

    一问付千户,才知道,马并不是跟这些人一毛钱关系也没有,他们只是负责养马的,没有使用权,付千户带着七百人是辅兵,专门负责颍上红巾军的军马喂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