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八百里分麾下炙-《楚风》


    第(2/3)页

    “原本我派出士兵,携带硫磺,硝石等引火之物,埋伏在山顶谷口,等到麋鹿群出现之后,迅速燃气浓烟,将麋鹿群惊吓回去。而后山上的士兵,分别靠拢到河谷之中,将麋鹿群赶紧陷阱之中,没成想这二人在过河的时候,不小心失足坠入河中,硫磺硝石等引火之物,也就无法再次使用。听回来的士兵们说,狼群突然出现在了谷口封堵了麋鹿的去路!”

    “照你这么一说,这麋鹿还不是你们拦住的啊?”任鄙疑惑的说道。

    “任鄙将军,你喝多了,来来来,吃块鹿肉压一压。”甘茂边将鹿肉递过来,边说道。任鄙也觉得自己说话没了分寸,此事如果传扬出去,负责围堵的士兵,就有性命之忧,任鄙赶紧接过鹿肉,不再言语。

    “你是说,这些狼是趁火打劫!”甘茂问道。

    “难不成,丞相是想给它们送金子?”孟说诙谐的反问道。

    “哈哈...来来来喝酒!”甘茂也就不再继续盘问了。孟说心里也是别扭,心想‘你甘茂没事,整天琢磨这些问题干嘛啊?不是掉进三丈宽的深坑,就是你家的小童被毒蛇咬了,现在又想这狼的问题,看来这甘茂确实是个怪人啊’。

    “孟将军!兄弟们想敬您一碗酒!”射声校尉和越骑校尉过来请示道,此时的二人对于孟说是发自内心的佩服,不单单是孟说的谋略胆识,还有孟说的气量人品,但凡是打了胜仗,多半时候,都是大将将所得的财物,悉数划拨到自己的腰包之中,但是孟将军并没有如此做派,而是将财物赏赐给了自己,如此一来,何人不想为他卖命。

    甘茂笑嘻嘻的说道:

    “行啊!孟说,我大秦国的越骑校尉,射声校尉可是难得的勇猛之将,平素里连我都要畏惧三分,今日就这样被你降服了?”

    “丞相说笑了,我等都是秦王帐下的鹰犬!何来降服之说啊?来兄弟们,你我袍泽一场,也算是前世的缘分未了,干了!”孟说豪爽的说道。

    “干了!”众位将士一同将酒水,从碗里,头盔里倒入自己的喉咙中。

    这些粗犷的汉子,用喝酒这种方式来表达着自己对于孟说的尊敬,并没有过多的言辞,有的只是将内心的话语变成一碗碗的酒水,一饮而尽!大伙儿喝的高兴,自然就不管不顾了,一碗接着一碗。

    任鄙见秦王一直没有出现,担心一会儿还要和孟说饮酒,如果此时孟说喝醉了,待会秦王出来,岂不是要失礼了,任鄙赶紧站起来说道:

    “诸位!此行是为了护卫秦王,难道还要喝的酩酊大醉不成?”

    “末将该死!末将该死!险些误了大事!险些误了大事!弟兄们咱们的心意将军,已经知道了!咱们就不要再在这里胡闹了,赶紧下去站岗放哨吧!”射声校尉,越骑校尉开口说道。

    “诺!属下告退!属下告退!”所有的武士陆续的告辞退下。

    “孟说!好你个鹰犬啊?国之柱石,朝廷鹰犬。护国鹰犬啊!”甘茂调侃道,对于孟说经过一天的接触,觉得并不是什么极难相处的人,反倒是言辞诙谐,十分的有趣,根本就不像个将军,反倒有些山林枭雄的味道,这也难怪甘茂有如此的感觉,孟说本来就是墨家的执事。

    多年的墨家的修行,早就将自己的行为方式,根植在潜移默化之中,一旦养成的习惯,是无法在短期改变的。

    鹰犬这个词,现在多是贬义喻供驱使奔走的人,多指权贵豪门的爪牙,鹰犬也被称为走狗。其实不然《后汉书·陈龟传》中记录如下“臣龟蒙恩累世,驰骋边垂,虽展鹰犬之用,顿毙胡虏之庭。”

    同时期的《袁绍传》对于‘鹰犬’的论述也是如此:“以臣颇有一介之节,可责以鹰犬之功”。

    唐贞观年间,朝廷初建六部。为彻底解决隋末农民起义的残余势力和各地绿林豪强,刑部建立“六扇门”秘密训练基地,训练新锐少年,名为“鹰犬”。

    宋朝的时候,开国大将潘美屡立战功,潘美与宋太祖赵匡胤素厚,宋朝代周后,受到重用,参加平定李重进叛乱,镇守扬州、潭州,累迁防御使。开宝三年(970年),为行营兵马都部署,率军攻灭南汉。后参与平南唐、灭北汉、雁门之战等重要战役,被封为韩国公。

    也就是这样一个功名显赫的国家柱石,才有资格被称为‘鹰犬’。

    雍熙三年(986年),因攻打辽国失败,导致杨业全军覆没,潘美被削三任,降为检校太保。估计正是因为这次军事斗争的失败,后世的文人墨客,抓住不放,潘美关于杨业之死的责任,无限的艺术夸张、扩大化的结果。

    编排出《杨家将》的小说、戏曲将潘美的名字改为潘仁美(或虚构成潘洪,字仁美),进行了丑化,成为一代权奸,处处与杨家作对,并且勾结辽人,图谋夺取宋朝江山。

    也就是从宋代开始‘鹰犬’彻底沦落了,原本用来形容武将的至高荣耀,变成了用来骂人的粗俗词汇。

    像这样的事情有好多,就像现在称呼小姐一样。小姐那在前朝的时候,都是大家闺秀的标准称呼,不是一般人家可以随随便便就喊的,那是地位和身份的象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