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 npxswz 各种乡村 都市 诱惑
35型重巡洋舰从性能上说,副炮比威奇塔和布鲁克林弱一些,装甲防御和速度基本相当。而且副炮之所以选用100炮,根本原因还是美帝的mk12型127没有搞定,而苏联的那个130太大太重,而35型重巡在斯大林的要求下工期又相当的急。只能先用100炮凑合。
当然,也必须说明,35型重巡洋舰和威奇塔以及布鲁克林还是有区别的。这种区别首先就体现在舰体尺寸和排水量上。35型重巡更长更宽,标准排水量平均在11800吨左右的水平上,而威奇塔和布鲁克林标准排水量都在万吨左右。
之所以会有这种区别,原因也很简单,首先毛子更加追求速度,所以长宽比更大一些。而且由于毛子的建造工艺比美国人差,普遍存在超重现象。实际上在原本的图纸上。35型重巡应该是严格遵照条约的要求被限制在一万吨以内的条约重巡。
可能有同志要问了,毛子又没有加入海军军备条约,凭嘛要遵守这个限制呢?实际上可以不遵守条约限制,只要不打算引进美国技术,完全可以敞开了造。
可是不引进美国技术,苏联能造出条约型重巡吗?答案显然是不能的,历史上毛子的那个基洛夫级巡洋舰,性能就相当的凑合,欺负条约型轻巡都够呛。
实际上斯大林一开始确实有超越条约的限制,弄一款比主流海军强国重巡更强大的巡洋舰,比如像希佩尔级那样吨位更大战斗力却很一般的玩意儿。
但是获知美国人准备向苏联出售海军技术之后,英国人立刻就发话了,强烈的要求各缔约不准向非缔约国出售超出条约限制的军舰。并且美国人本来就对向苏联出售如此先进的武器表示犹豫,一番折腾之后,在苏联表示严格遵守条约的前提下,这笔买卖才实现。
不过35型重巡洋舰虽然存在超重、部分技术水土不服的问题,以及还有部分武备还处于研发之中的问题(比如雷达)总体而言是瑕不掩瑜的。比如说斯大林最喜欢的高速方面,虽然35型重巡洋舰的设计最大航速是32节,但是在实际使用中发现,功率达到85000马力时就能实现这一航速,以十万马力的满功率航行时,大部分35型都能达到或者接近34节。而且美国的锅炉设备可靠性和节油性相当优异,对此红海军是相当的满意。
1933年十二月,在美国逗留了几个月的某仙人依依不舍的辞别了安妮公主和可爱的小女儿,在纽约乘船返回俄国。这几个月的安逸生活让他相当舒畅,能离开苏联内斗不已的官场过一段安逸生活,让他整个人都放松了,像重新充电了一样。
是的,这几个月苏联的官场不是一般的热闹,因为离列宁退休的日子是越来越近了,各方面的权力争夺也是越来越激烈。其中军委就是重灾区。
图哈切夫斯基这几个月过得是相当“愉快”,被他寄予厚望的t-28表现得一塌糊涂。根本就没有表现出任何撕开战壕突破阵地的性能,反而问题重重。多炮塔的可靠性相当的糟糕,配合更是问题重重。而被多炮塔挤占的重量导致t-28装甲薄弱,面对轻型战防炮甚至反坦克枪都显得不堪一击。总而言之,这是一款看上去很美,使用起来很要命的糟糕武器。
用总装备部的话说:“该种武器完全不适合承担突破任务,建议下马!”
如果说t-28的打击还算轻的,关于发动机的打击就让图哈切夫斯基无地自容了。在他的强烈要求下,很不成熟的am-34带着一堆问题和超重困扰登上了tb-3。结果自然是不好看,部队对tb-3是恶语连连。甚至阿尔克斯尼斯表示要拒绝继续接收tb-3。
am-34根本没能在1933年就变得成熟,漏水、可靠性大成问题,大部分飞机都得装上额外的水罐,并让随机机械师用手摇水泵往散热器补水才能凑活着用。
让图哈切夫斯基寄予厚望的德国人也没能帮上什么忙。实际上从下半年开始,在希特勒的要求下,德国工程师开始大规模的撤离苏联,留下的技术项目和技术问题都得让苏联的土专家自己想法解决。
t-28和am-34糟糕的可靠性让斯大林有了攻击图哈切夫斯基的弹药,在这两个方面不断的攻讦图哈切夫斯基。如果按照斯大林的说法给图哈切夫斯基定罪,妥妥的是叛徒和卖国贼,得拖出去枪毙五分钟。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