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西域行-《汉劫》
第(3/3)页
西域比较大的势力中有三十六个,这三十六个所谓称得上国的分别是:婼羌、楼兰(鄯善)、且末、小宛、精绝、戎卢、扜弥、渠勒、于阗、皮山、乌秆、西夜、子合、蒲犁、依耐、无雷、难兜、大宛、桃槐、休循、捐毒、莎车、疏勒、尉头、姑墨、温宿、龟兹、尉犁、危须、焉耆、姑师(车师前)、墨山、劫、狐胡、渠犁、乌垒。
而这三十六国势力中主要分两种形式存在,一种是游牧部落,另一种是城郭之国。这些国家中其中以楼兰、于阗、龟玆、疏勒、焉耆五个势力最大,他们的野心也是颇为膨胀,而其余三十一个势力却对李昊造不成丝毫的威胁。
自汉以来到现在,西域各国利用地处东西方交往要道的地里优势飞速发展,使得西域地区逐渐繁荣。而西域地区由于地理上的因素,各个国家的兴衰很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特别是水资源的影响,所以他们之间特别是楼兰、龟兹几个大国为了自己能够发展下去常常对周边的小国作战使得他们之间颇不友好。
李昊这次的西域之行,有南、北两条主要通道可走:一条经塔里木盆地东端的楼兰(鄯 善),折向西南,沿昆仑山北麓西行至莎车,为南道,南道西逾葱岭,可至中亚的大月氏、大夏、安息等国;另一条经车师前国,沿天山南麓西行至疏 勒,为北道,北道西逾葱岭,可至中亚的大宛、康居、奄焉等国。
李昊这次出行同吕光当年平定西域时的路线差不多都是自通往西域的北道由车师前国开始至大宛,由大宛转道大月氏再沿着南道返回。
车师前国,位于天门山脚下,据守车师古道。它的位置关系到西域交通顺畅与否,是一个因位置重要而屡遭战乱的国度。
自汉朝开始车师前国就身处汉朝与匈奴之间,对于夹在两个大国之间的小国来说是危险而悲哀的。为了能够在两个大国之间生存,它不得不扮演着“反复小人”的可耻形象。
虽然现在的匈奴人已不复当年的强盛,中华大地此时也陷入混乱之中,但自吕光十年前平定西域狠狠的将西域诸国教训一遍后,包括车师前国在内的西域诸势力的兵力达到了历史上的最弱时期。
李昊选择在这个时候西域之行,是最明智的也能轻松达到自己的目的,他是这么想的,自己带着两万大军应该出现不了意外吧,但他这次却失算了,这次的西域之行对他自己来说九死一生是毫不为过的。
笔趣阁手机端 http://m.biquwu.cc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