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叶尼塞斯克-《远东1628》


    第(2/3)页

    为了运送大批的工兵部队和物资,东北野战军调集了几乎所有的飞艇,军委会也调来了西北野战军和南方野战军的空艇部队,总共二百余艘飞艇,集中抢运了十几天。终于将人员和物资空运完毕。

    此次北上扫荡部队分成了三个支队,鄂毕河方向部队,由驻守在阿尔泰山北部鄂毕河支流托木河沿岸地区的东北野战军的野战师两个旅为主力,组建西部支队。

    叶塞尼河方向由驻守在贝加尔湖以西地区的东野野战师一个旅为主力组建了中部支队,勒拿河方向驻守在贝加尔湖附近的东野山地师为主力组建的东部支队。

    三个支队配属了大批的战马,所有官兵都是骑马行军,还有大批的战马负责驮载着部队所需的物资,一路浩浩荡荡的向指定地域星夜兼程的赶路。行军速度非常快。

    安加拉河的伊尔库特河河口,因为有水路直通贝加尔湖。所以参战部队通过水路最先到达了前进基地。

    贝加尔湖水上支队配备的二十艘内河蒸汽甲板驳船,首先载着中路支队的第一批突击部队,共一个团率先出发,目标是俄国在叶塞尼河上的叶尼塞斯克。

    最早于1618年,俄国人就来到了安加拉河,并在当时建立了叶尼塞斯克要塞区。他们来到这里的目的是向当地的通古斯人征收毛皮税。俄国人当时把下安加拉河称为上通古斯卡河。

    叶尼塞斯克要塞,是未来俄国在中西伯利亚最重要的据点之一,同时它也是俄国人向勒拿河流域和外贝加尔地区推进的重要基地。

    但是现在这里还仅仅是几座简陋的木城组成的要塞,平时仅驻扎了三百余哥萨克人,以及几百名俄国渔猎人和皮毛商人。

    当时沙皇政权坐阵于曼卡泽亚地区。监视着这里一条最重要的内河河道以及自塔兹河穿过图鲁汉河到达叶尼塞河的叶尼塞连水旱路。

    俄国商人和兹良涅鞣制毛皮的人们,为了逃避十分之一的国税,从塔兹河地区来到图鲁汉河流域,并于1609年在这条注入叶尼塞河的河口区建立了新曼卡泽亚,即图鲁汉斯克越冬地。

    十七世纪初期,成千上万个俄国商人深入到这个地区,以合法的和不合法的手段每年收购了数以万计的黑貂皮。很多皮毛商人为了收获更多的貂皮,于是就来到了叶塞尼河上游地区,也就是叶尼塞斯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