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五月上旬, 辰时正刻(早八点左右) 云内州, 九原城, 距东京有一千二百里, 仲夏时节, 城池内外早已不是冬日枯黄衰败的景色, 此时站在城墙上,居高临下的朝城外望去,视野里满是郁郁葱葱的绿色,一片勃勃生机。 城外那连绵成片的军营,也被绿色包围。 南风吹拂,军营中的战旗不时的飘荡几下。 这时, “轰隆轰隆!” 如同打雷一般的声音,隐约从远处传来。 站在城墙上的士卒,纷纷朝着声音的方向看着。 随着时间的推移, 这如雷一般的声音变得越来越大。 过了好一会儿, 士卒才从城墙上看到,远处有规模庞大的骑军,跟着军中迎风飘扬的战旗,排着临战的队形,朝着某处奔去。 随后, 在士卒们的视野中,那规模庞大的骑军,如同是水流遇到了岔口,自然而然的绕着某处一分为二。 守城的士卒们多少也是懂些军事的, 明白这要是实战,那被骑军绕开的地方,此时定然是箭如雨下。 站在城墙上看去,那骑军虽然规模不小,但行动之间十分顺滑没有丝毫混乱,众多的骑军辗转腾挪如同一人,显然是不可多得的精锐骑军。 单只是在一旁旁观,便是一种极舒服的享受。 当士卒们还想继续‘享受’的时候,在他们看不到的地方,似乎是有旗鼓号令。 远处的骑军没有继续演练,而是合兵一处之后,朝着城外的大营奔去。 军营之中, 中军大帐前, 吁声不断, 十几名健硕精悍满头汗水的年轻尉校,在帐前勒停了坐骑,翻身下马后,朝着院子里走去。 也不知踏碎了多少绿草,这些年轻尉校的身上,和他们的坐骑一样,都沾着不少草叶碎屑。 隐约之间能让人闻到草汁的味道。 进院子的时候, 年轻尉校们还都交头接耳的说着话。 有人语气中满是不尽兴的说道:“这练的正起劲呢!将军他怎么命咱们回来了?” “俊义,我觉着咱们配合的没问题!分兵的地方” 待说着话走了几步,看清了侍卫在旁的精悍亲兵,尉校们纷纷闭上了嘴,并有些惊讶的对视了一眼。 很快,众人进到了充作中军大帐的正屋中。 一眼看去, 巨大的沙盘边上, 往日在营中做主的军中主将徐载端,副将张方颂,此时都肃立一旁。 正对门口的舆图之下, 一人正手掌撑着沙盘边缘,仔细的看着身前的沙盘。 看到此人, 进屋的年轻尉校们纷纷躬身拱手,齐声道:“卑职,见过将军!” 勇毅侯徐明骅抬起头,看着屋中众多满是汗水的年轻脸庞,笑着颔首:“好!” 又道:“都到齐了?” “回将军!到齐了!”一旁的载端拱手道。 “恩!” 徐明骅收起撑着沙盘边缘的双手,扶了扶自己的衣服后,朝一旁伸出手。 片刻后, 徐明骅亮出手中的金质虎符,朗声道:“传陛下及殿前司军令” 听到此话, 屋中众多将校,纷纷单膝跪地,并拱手做礼。 听着勇毅侯徐明骅的话语,单膝跪地的年轻尉校们眼睛开始发亮,面上满是兴奋的神色。 很快, 便有精锐的前军斥候,一人三马的从军营中朝着东边奔去。 酉时(下午五点后) 汴京, 徐载靖等人下学时,太阳还挂在西边,天色比冬日申时(三点后)还要明亮些。 徐载靖他们便也不着急回家,如往年那般,寻个路边的酒楼,同窗们一起坐着吃些凉食,喝些冰饮。 众人坐在二楼雅间中, 不为正将众人方才在路边买的,已经洗干净水果摆放在桌子上。 齐衡则看着对面的顾廷烨。 此时顾廷烨刚从女使秋娘手中,接过了带着扇套的折扇。 齐衡疑惑道:“二叔,你手中的这个扇套,瞧着倒是十分精致。” 两人中间的徐载靖,正微微用力扇着扇子,扇起的凉风吹得徐载靖很是舒坦。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