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水泥路的开通,也标志着刘轩的削藩大业,正式开启。 刘轩没去水泥路剪彩,而是以独孤轩的身份,来到了巴山脚下,距离京都学堂不远的京都大剧院。 一片原本的荒地,在短短的两个月内疚矗立起了规模宏大的建筑。 这都是幽州建工的功劳。 经过一年的磨练,幽州建工的水平是越来越高了,建筑工人们,几乎达到了后世的建筑工水平。 对于这种钢筋混泥土的建筑,一旦地基平整好了之后,施工的进展就很快了。 “老爷,京都大剧院按照您的吩咐和图纸规划建筑,目前占地上两千多亩,可同时容纳三千人次观看。” “绝对是京都最大的一座单体建筑了。” 王之勤早就被刘轩从幽州给调了过来。 毕竟京都大剧院这么大的工程,还得有人盯着才行。 王之勤带着刘轩,一边参观一边讲解。 这栋歌剧院,基本是用钢筋水泥修建,和后世大剧院差不多的美轮美奂。 不过耗费银子,高达五十万两。 “这么短时间能够建设成这样,也算是不错了。什么时候可以开始对外演出?” 刘轩虽然觉得大剧院中间那几根巨大的柱子很是碍眼睛,多少会影响后排观众的视野。 不过,这个时候没有那么发达的钢架结构技术,中间没有柱子的情况下,要搞一个巨大的建筑,安全性还是有大问题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