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并非神技-《穿成農門假千金后我靠美食暴富》
第(3/3)页
說著,還怕蘇青鸞不信他的話一般,將自己的胸膛拍得“咚咚”作響。
蘇青鸞:……倒也不必……
她一想到傳統拜師禮那套繁瑣的程序以及背后所代表的意義,就覺得瞬間亞歷山大——她也不是什么世界級別的大畫家,這么鄭重,還說什么“拜師禮”“敬茶”之類的,對象還是她這么一個十三四的小丫頭片子!
蘇青鸞覺得如果真的受了禮,估計得折壽。
這么想著,蘇清理連忙擺擺手:“松伯誤會了,我說的‘要求’并非禮儀上的,而是資質上的。”
蘇青鸞這一句話,讓松伯冷靜了下來:的確,任何一本技藝,想要學習,態度是否誠懇是一方面,但是資質也十分重要。
比如說若想要學習“微雕”,就要眼神兒好使,手上有準頭;想要學唱曲兒,就要有一把好嗓子,不能聲似破鑼五音不全;即便是簡單的粗活,那也得有把子力氣不是?至少纖細瘦弱有氣無力的絕對不行。
沐行之聞言朝蘇青鸞做了一個“請”的動作:“但說無妨。”
蘇青鸞想了想,說道:“素描并非是一種速成的技能,所以首先一點要耐心,不能練習十天半月就煩了。”
松伯不禁問道:“蘇娘子說物件兒比人好畫,那畫到這樣需要多久?”說著,松伯把目光瞥了一眼桌子上那一副茶具圖。
蘇青鸞想了想,說了一個比較保守的時間:“若是勤加練習,少說一年半載,多說二三年。”
畢竟每個人的資質和努力程度不同,蘇青鸞不能按照最快的進度推測,只能按照印象中絕大多數人都能達到的水平,這樣推測起來,實際操作過程中才不會讓對方有太高的期許,從而形成過大的落差。
“第二點,這樣低頭俯身作畫并非素描的慣常姿勢——事實上若非我自己十分仔細小心,這樣的姿勢容易讓素描變得一片臟污。而我作畫需要手腕懸空,所以手上動作不穩的不能學。”
沐行之回想了一下方才蘇青鸞作畫的姿勢,她當時一直十分注意作畫的手所處的位置,而且盡量將手腕懸空。
不過……
松伯有些困惑:“不都是畫畫么?難道還有什么旁的更好的姿勢?那水墨畫能用么?”
蘇青鸞想了想把水墨畫的紙完全豎起來的場景,噗嗤一笑:“那這幅水墨畫恐怕要‘墨跡橫流’了。”
沐行之一聽便知道這種姿勢應該是有獨特的技法,不由得問道:“這種獨特的姿勢是怎樣的?”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