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原來,燕青在尋訪盧俊義、宋江等人后,又來到了柴進處。倆人許久不見,親熱得不成,柴進執意留著燕青,不肯讓他回大禹山去。因為一時也沒甚的事情,燕青也想和柴進好好規劃下以后的事情,遂在柴進處多呆了些時日。每天,柴進、燕青,或喝酒、或品茶,商議著今后該如何辦。 這天,兩個人又說起朝廷的事情。 當時,柴進、燕青二人,說到時艱局危,心中憂慮,相對著落起眼淚。 良久,燕青道:“哥哥,光落淚不管用,咱們得想辦法,看能否拯救危局。” 柴進道:“眼下時局,恐已難為,你我兄弟,獨木難支啊。” 燕青看著柴進,心里想著,滄州離遼國近,萬一兩國打起仗來,必然時首當其沖,不如俺勸柴大官人到大禹山中去,那里到時能躲避一時危困。 如此一想,燕青便道:“大官人哥哥,目今之計,你這里呆著,恐非長久之計,不如南遷到大禹山中去。俺來大官人哥哥此處時,順道去了趟梁山,見到了小七哥哥,他已決定帶了老母親搬往大禹山中去。” 柴進聞言,眼睛一亮,忙道:“大禹山中可能避世?” 燕青答道:“那大禹山雖不比梁山,有水泊相隔,卻也是個天塹之處,周邊一遭兒險峻高山,山頂卻是百十畝的平川,氣候濕潤,可開荒種地,種糧種菜,紡線織衣,豐衣足食。” 柴進道:“如此說來,那地方足見是好了,關鍵時可否自保?” 燕青答道:“來此之前,俺已約了小七哥哥,他已決意帶了老母,搬遷至大禹山去。大官人哥哥,以俺之見,不若俺們在大禹山搭建屋社,平地種田,春種秋收,以保延祚。平日時,購買馬匹武器,在山周邊設置滾木雷石,將來萬一有事,憑了俺與大官人、小七哥哥的功夫、貫忠哥哥的智謀,當能自保;既使是不能自保,作為緩沖,也好另作他圖。” 柴進聞言大喜,當即道:“若是如此,俺便買了此間田產、莊院,搬至大禹山去,和小乙、小七和貫忠哥哥同住,將來好抱團取暖,也互為依靠。” 燕青道:“正是!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大官人哥哥,如是如此,明日俺便趕回大禹山去,提前給哥哥建好屋社,哥哥一到,即可搬入居住。” 柴進大喜道:“如此甚好,只是又要辛苦兄弟了。” 燕青道:“哥哥這是甚話?莫說是辛苦小乙,便是哥哥要了小乙的命,小乙也情愿奉上。” 柴進聞言,起身離座,沖燕青深鞠一躬,說道:“小乙兄弟,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哥哥俺為有你這樣同生同死的兄弟而驕傲。今晚早點休息,明日起早趕路,俺隨即便變賣莊院、田產,我們大禹山見。” 當夜,兩人各自睡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