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再次激战-《重生1881之崛起》
第(2/3)页
“反击。”
麦格雷习惯性的命令一声,或者不如说是督促一声,同时心中对接下来的战术安排已经有了决断。
“轰、轰、轰、隆、隆、隆”。
法国舰队的反击开始。
炮弹如雨点,两百多颗炮弹一齐朝着定海号飞去。
罗凯为了掩护两艘装甲薄弱的护卫舰,采用的是一个三角阵型,定海号处于三角的最尖端。庞大的舰体、突出的位置和代表旗舰的指挥旗帜使得他成为了法国舰队的优先打击对象。
不过以自己所在的旗舰吸收伤害,这也正是罗凯所乐于见到的。
德国一向注重军舰的生存能力,后来的甲午战争中,北洋水师的定远号能够经受数百发炮弹而依然保持一定的战斗力,足以证明德国货的耐打。
装甲与火炮,盾与矛,随着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变迁,无疑的,盾与矛的较量会渐渐朝着对矛有利的一方倾斜,但现在是1884年,这个时代的矛完全被盾的坚固所压弯。
法国舰队的这轮射击无疑是成功的,整整四颗炮弹直接命中了定海号。不过这五发炮弹无一例外的都被定海号厚得不像话的水平装甲带给阻挡。
两发150毫米口径的开花弹分别落在了定海号侧弦前部和后部,这种亦非装填苦味酸亦非装填提恩梯(这个词英文中文都会被屏蔽)的小口径炮弹造成的爆炸威力十分有限,除了熏黑了定海号的侧弦装甲外几乎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相比之下,另外两发命中定海号侧弦中部的240毫米大口径实心弹所取得的成果斐然。这两发填装有砂石的铁砣子以极快的速度撞击在定海号侧弦装甲上,在其上留下一道凹痕,但同样也被厚实的600毫米防护装甲所挤瘪,然后才慢慢滑入水中。
实心弹是19世纪80年代比较流行的一种炮弹,不过这对后世习惯了高爆弹威力的人来说很难理解。
北洋水师后来为什么要在炮弹中填装钢铁和砂石(不是沙子,是砂石),配备大量的实心弹?这固然是天津机械局的生产能力有限,但更加主要的原因却是实心弹本来就是19世纪80年代比较流行的一种炮弹。
实心弹和开花弹在这个时代就相当于后世的穿甲弹和榴弹,这两种炮弹一直到后来依然是各国海军标准装备,只不过换了一副面孔罢了。
19世纪末,实心弹本来就是在弹头中填充一些钢铁和砂石以增加炮弹的重量而让炮弹有更好的穿透能力,主要用来攻击敌人船只的水线位置,击穿对方军舰的装甲让其进水。聚沙成塔积少成多,最后就可导致其沉没。或者依靠弹头的高温或撞击后产生的破片来破坏军舰内部结构,甚至可以通过撞击摩擦带来的高温引起弹药殉爆直接点爆敌舰。
而开花弹就是在弹头填充火药,让炮弹一旦击中目标就爆炸,目的在于点燃敌舰杀伤人员。只有这两种炮弹的相互配合,才能使整个舰队发挥出最强的战斗力。
所以法国人实心弹和开花弹相结合的攻击方式并没有错,怪只怪定海号的装甲实在是太厚了一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