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援军-《逆隋》


    第(2/3)页

    “这怎么行,我大隋岂能让突厥小儿想来就来,想走就走。”贺若弼大声反对。

    “对,皇上,不能让突厥小儿来去自如,否则就算这次东突厥退兵,日后必定还会反复。”屈突通等武将对苏威的话群起反对。

    “皇上,国不可因怒兴兵,若是兵戈一起,苦的是天下苍生。”

    “什么因怒兴兵?明明是突厥小儿太过猖狂,若不将他们打退,难道边境百姓就不苦?”

    “启明可汗只是一时迷糊,受到叛贼引诱才会来犯,启明可汗的官职还是先帝亲封,如果派出使者能让启明可汗迷途知还又有何不可?”

    “正因为启明是先帝亲封,对这样的恩将仇报的逆贼才应当迎头痛击。”

    ……

    双方激烈争论起来,大隋并无明显的文武之分,文人常常可以领军,而一些知识丰富的武将也可以出任文职,这得益于北方数百年的乱局,无论是知识还是武艺都掌握在世家手中,一些世家出身的子弟往往都是文武全才,这方面,虞庆则就是很好的代表,正是因为虞庆则在军方,朝中都有庞大的势力,杨坚才对虞庆则不放心,以谋逆罪处死。

    不过,文武之间也不可能没有冲突,这次面对突厥人和高句丽的联合入侵,武将方面深感立功的时机来临,文官却想大事化小,偃武修文。

    看着文武大臣在自己面前吵成一团,杨勇大怒,用手在桌上重重一啪,顿时“砰”的一声大响。

    听到响声,所有人吓了一大跳,才想起这是在君前议事。连忙恭身行礼:“皇上,臣等失仪,请皇上恕罪。”

    “吵成这样,成何体统,卿等不用再争了,朕决定已下,派出长孙晟出使东突厥,问问突利良心是否被狗吃了,若无我大隋,他尸骨早寒,如不早早退去,朕的大军一到,必将之击为齑粉……”

    皇帝的话一落,文官集团顿时喜形于色,这意味着新皇终究采纳了文官的意见,一场大战可消弥于无形,武将却是心有不甘,贺若弼大叫起来:“皇上,臣有话说……”

    杨勇抬手止住了贺若弼的话:“不用说了,朕心里有数,屈突通,张行之听令!”

    “臣在!”

    “朕封尔等两人为行军副总管,汉王杨谅为行军总管,统领并州、马邑、燕州、恒州四路人马,对突厥大军反击,朕可许尔等深入突厥境内掠夺人马,牛羊,人口,记住,此番对突厥作战,鸡犬不留!”

    “皇上英明,臣领旨。”屈突通和张行之两人一脸喜色,其他武将虽然没有轮到他们出征,脸上也露出笑意,一脸扬眉吐气。

    这次轮到文官齐齐失色,皇帝岂非要对突厥人出尔反尔,此战过后,突厥人恐怕再也不可能臣伏大隋,而是会成为大隋的死敌,突厥人打不过往大草原深处一躲就可以了,可是大隋日后就要时时担心突厥人的报复。

    苏威、牛弘等人连忙一起伏身在地:“请皇上三思!”

    “朕已三思过了,突厥人,狼性也,无论大隋待之如何,终有反主之日,以前都蓝如此,如今启明可汗亦如此,朕若不对其迎头痛击,又如何换得大隋长治久安?”

    皇帝的话,让苏威等人无法反驳,突厥人确实狼性十足,而且崇拜狼性,反复成性,只是从皇帝话中透露出的语气还是让他们不安,先帝后期都是偃武修文,新皇登基,一旦喜欢武功,恐怕天下又从此多事。

    “杨爱卿,云爱卿,大战一起,前线将士所需兵甲粮草军需必定增多,尔等不可懈怠。”

    “皇上放心,户部钱粮充足,臣正发愁粮库不足,必会保证前线所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