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节 神情恍惚的妇人-《我的国学梦我的中国梦》


    第(2/3)页

    那究竟是什么人?简直像那飘风转。为何来时不自北?为何来时不自南?为何去看我鱼梁?只是搅得我心乱。

    慢条斯理你出行,竟然没空住一晚。急急忙忙你要走,油车却还有空闲。为了你这来一次,多少天我眼望穿!

    归家你入我房来,我的心儿就欢跳。归家你不入我房,原因又有谁知道。为了盼你来一次,简直把我忧病了。

    长兄吹奏那陶埙,小弟吹奏那竹篪。我与你心相连贯,能不相亲又相知?我愿神前供三牲,诅咒你竟背盟誓。

    倘若真是那鬼蜮,行径也就难猜测。可你却是有头脸,行为表现没准则。我只能作这好歌,捱过不眠长反侧。

    《巷伯》:宣泄谗恨的诗歌

    今天的主人公名叫孟子,但他和我们所熟知的亚圣孟子可不是同一个人。这位孟子,是一位遭受过政治诬陷而蒙冤受屈的人,他忍无可忍,于是把自己的冤屈呐喊出来,同时连自己的名字也说了出来,可见他内心的痛苦是多么沉重!

    造谣之所以会有效,在于谣言总是披着一层美丽的外衣。谣言本身就是一个怪物,但是造谣者在形容它的时候,措辞一部分是秀美文雅的,一部分是严肃深沉的,让人产生一种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感觉。花言巧语,织成的这张贝纹状的丝绸,是非常容易迷惑人的,特别是对那些不太长脑壳的国君。

    造谣的可怕,还在于它是背后的动作,是暗箭伤人。当事人无法及时知道,当然也无法一一辩驳。等到他知道的时候,就为时已晚了。造谣者摇唇鼓舌,唧唧喳喳,上窜下跳,左右迷惑,这是一张多么丑陋的嘴脸!孟子说他们:臭嘴一张何其大,好比夜空簸箕星;嘁嘁喳喳来又去,一心想把人来坑;喳喳嘁嘁去又来,一心造谣又说谎。孟子对此显得极其愤慨,他喊道:嚼舌头的害人精,是谁教你们昧良心的?然后他严正地警告:你们说话最好要负责任,不然以后没人会听你的,而且迟早有一天你会现原形!

    造谣的可恨之处在于用口舌杀人,杀了人还不犯死罪。作为受害者的孟子,为此对那些谗悔他人的人发出了强烈的诅咒,祈求上苍对他们进行正义的惩罚。他现在不仅是憎恨,而且还有极大的厌恶,他狠狠地说道:抓住那些长舌的害人精,把它们丢到荒山去喂豺狼;如果豺狼都不肯吞食它们,就把他们丢到北极去喂野人;如果北极的野人都不要,就交给老天来严惩它们。看来,这位孟子也是愤怒到了极diǎn,对那些罪大恶极、无药可救的人进行了无情的鞭挞,语言快心而露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