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两门破四面楚歌-《狗官》
第(2/3)页
两方的人数相差实在太悬殊了,如果和珅手下有近万手持洋枪的乡勇话,早就主动出击,把对手赶得远远的了。
可凭着现在上千乡勇对阵四万多太平军,如果离开了背后苏州城头大炮地依托和保护,孤军深入的话是必败无疑。
“大帅,依标下看,如今还不如全军进城而战!”刘铭传犹豫了一下,终于说出了想说的话。
“进城?”
“对!”刘铭传解释道:“如今军中已疲惫不堪,加上长毛所用战法,我方优势已逐渐失去。 如再在城外列阵的话,非但起不到什么效果,反而会继续不断损失。
一旦持续下去,士气必然大跌……况且,此次最要紧的不是歼灭长毛,而是保住苏州,只要苏州不失,此战即为胜。 所以,标下建议立即移营城中,依托城墙守城。 ”
瞧着刘铭传憔悴的模样,和珅能想象得出前方阵前的乡勇已经疲劳到什么程度了。 的确如刘铭传所说,现在立即退入城中,依托城墙守城是最好地选择。
毕竟城里还有近万绿营,这些绿营兵打仗虽然靠不大住,可毕竟是近万人马,帮着守守城什么地,再差还是能出点力气的。
进城,虽然意味着会失去洋枪阵齐射进攻地威力,但眼下罗大纲根本就不给自己发挥枪阵威力的机会。
所以呆在城外,对乡勇来说也没多大用处了,甚至还会被罗大纲所使的战术慢慢磨死。 考虑到这些,和珅无奈长叹一口气,答应了刘铭传的请求,立即拔营入城。
“归根结底,人还是少了些,如果能有一万军队的话,或许……。 ”进到城中,和珅有些不甘心地向城外望了一眼,恨恨地想到。
虽然他的乡勇训练有素,武器锐利,可惜的是人数实在太少,如果有一万人,甚至五千人的话。 他敢肯定刘铭传绝对会提出主动出击,而不是退守苏州的建议。
见和珅的军拔营入城,罗大纲瞧在眼里,暗自得意。 这表明他的战术已经奏效,对手再也忍受不住自己这种战法地死磨逃进城去。
对手进了城,他罗大纲就好办多了,接下来只要按着太平军攻城的老办法,挖壕、埋火药、上云梯……罗大纲相信。 这远远不比南京城来得坚固的苏州城,很快就能拿下来。
不过,罗大纲对和珅乡勇的洋枪还是有些顾虑的,特意让大军留意,三面同时攻城,企图避开洋枪队的反扑。 可他没有料到,对于这点,刘铭传早就想到了。
他特意把乡勇分成五队,三队配合绿营各守一面,一队作为巡回支援,最后一队作为预备队随时准备。
苏州之战异常激烈,太平军见把乡勇打进了城后士气大振。 争先恐后地向城头猛攻。
虽然有乡勇的洋枪支援,那些绿营也不停地用大将军炮、抬枪、弓箭等向敌方还击,可依然难挡太平军的三面猛扑,多次让对方登上城头。 伤亡惨重。
“火药准备地如何了?”罗大纲亲临阵前,瞧着城头的血战,沉咛片刻后回首向身后的一位旅帅问道。
“丞相,火药早已送到城前,但因清妖枪炮厉害,防守严密,弟兄们迟迟无法把火药埋入城门下。 ”
罗大纲听了不由得皱皱眉头,如果不能把城门炸开。 这攻城战实在是消耗不起。 只要城门一破,对方必然士气大跌,这苏州城之破也就有十足把握了。
“传令!让弟兄们无论如何都要炸开城门!”顿了顿,罗大纲再说道:“只要谁炸开城门,此战就是首功!兵卒一律赏银千两!官升三级!将帅之等我为他向天王请爵!”
罗大纲此言,顿时让太平军更为疯狂,几万太平军根本不顾城头炮火、箭矢横飞,悍不畏死的向前猛冲城门。
几个时辰后。 终于。 从北门传来一声巨响,冲天的黑烟过后。 半个北门被太平军给炸开了。
“胞泽们!弟兄们!苏州城就在眼前!大家冲啊!”罗大纲一见北门炸开,兴奋地拔刀狂呼,太平军全军一声高喊,像潮水一般冲向北门。
“随我来!”北门炸开的消息刘铭传也在第一时候得知,当下大吃一惊,连忙带着预备队与亲兵马不停蹄地向北门赶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