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公共租界董事会-《狗官》


    第(2/3)页

    不仅是和珅抓着此事紧紧不放,辜鸿铭阴阳怪气地在一旁挖苦嘲笑英国人地“绅士标准”。  就连美国、法国的公使都一致站在中国一边。

    强烈要求包令迅速对此事作出决定,以维护上海稳定。  避免各国来华人士受到被走私军火的攻击。

    这下,包令更无话可说了,他只能不断恳求和珅先按和约引渡,再以人格保证会给中国政府一个圆满答复。

    当然,这套空口无凭的白话和珅想都不想就拒绝了,这一下场面陷入了僵局。

    “这样吧,我提个建议,请三位公使协商一下怎么样?”过了一会,和珅长叹一口气说道。

    “首相阁下,请说!”包令心急如焚,第一个点头道。  布尔布隆和顾盛对视了一眼后,也点了点头。

    “上海如今不比前些年,几年下来,上海商业日渐繁荣,城区也越来越大,而且各国地租界经过几次调整后也连成了一片,这些年来往上海的各国商人更是越来越多。

    对一个商业城市来说,商人来的多虽然是件好事,但也会带来许多不便,就像这此,我相信,这几个走私商人只是众多合法商人中的败类,并不能代表绝大多数英国人高尚的人格……。

    ”

    “对!对!对!”包令连忙点头应道:“首相阁下说得太好了,这就像你们中国人的一句谚语‘一个老鼠拉了屎,就坏了一锅好汤’,对首相阁下的说法,我完全同意!”

    “一个老鼠?还拉了屎?白痴!不懂中国谚语就别卖弄!”顾盛在三国公使中是老资格了,在中国的时间也最长,听着包令不伦不类地这句谚语,他不由得暗中好笑。

    和珅却没在意包令引用中地错误,只微微一笑,继续说道:“虽然这些事是极少数人的所为,但对上海的发展却是一个非常不稳定的因素。

    而且以各国与我国签定的和约规定,在中国犯法的各国商人虽可以引渡回国,但必须也要得到我们中国政府地审判认可。  可是,考虑到各国相隔遥远。

    这条条例真正实行起来并不方便。  况且各国的法官远离案发地点,并不能做到完全公正,这不能不让人堪忧啊!”

    和珅这句话等于把三国一网打尽,虽然说得露骨了点,却是事实。  三国公使顿时露出了难堪地表情,默默点了点头。

    “另外,我国如今地情况各位也清楚。  现在江南有了叛乱,朝廷正在围剿乱军。  在这种时候。  如果上海再出乱子,恐怕对我国政府和各国政府都不是什么好事吧?”

    “是的!”顾盛这时开口说道:“从叛乱开始到现在,以美国商人地出口量来看已经远远低于往年,再加上江南不稳,在上海的商人都有些担心自己生命财产的安全。

    前些时候已经有不少商人向公使馆提出,要求公使馆向中国政府要求派兵保护他们地安全。  ”

    顾盛说完,法国公使布尔布隆赞同地点头,说了一通同样的话。  至于包令也接到过几个英国商人的如此要求,当然也同意各位公使的观点。

    “既然大家都这么认为,那我就说重点的!”和珅淡淡一笑道:“我认为,眼下局势严峻,为了地方的安定和各国人士的安全考虑。

    可以适当变更一下我国与三国的和约,改引渡为就地受审比较妥善。  ”

    “就地受审?不、不!这绝对不行!大英帝国地子民怎么能交给你们中国受审呢?这不是变通,而是完全篡改和约!”

    包令头一个提出反对,法国公使布尔布隆这时候出于政治考虑也附和包令。  至于顾盛虽然与和珅关系很好,但在这种牵连到国家利益的方面,也是不会让步的。

    “各位!我并没有说由中国官方独立判决啊!”和珅抬了抬手,让他们稍安务躁,笑着说道:“我只不过提个建议,既然各国在上海都有租界,大家的利益是捆绑在一起的,何不如各国与我国联合起来。

    组成一个特殊地衙门来管理呢?这样一来,既能解决大家面临的困局,也能共同维护上海的和平安定嘛……。  ”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