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第一波洪峰-《阎王重生在1978》
第(2/3)页
杨国华有些好奇地问道:“以前听说汛情最厉害的一次,那次的洪灾也很严重吗?。
姜主席旁边的一个防汛总局的官员见姜主席跟杨国华关系很密切地样子于是上前插话道:“那是建国初期的时候,长江流域发生险情两千四百余处。重大险情有数十余处,当年三次运用分洪区,累计分蓄洪水数十亿立方米,把水位降了将近两米,才算让大堤得以安全度过汛期
“这次的汛情,不会比建国初期的那次差多少。或者犹有过之啊!”姜主席非常担心地说道。
“请首长放心,军民众志成城,一定要誓保大堤安全!”大堤上的一位负责人信誓旦旦地向姜主席立下信心。
“希望如此姜主席点了点头道。
杨国华站在大堤上张望了一下,发现墙上到处都是标语什么的,严防死守、人在堤在、决战长江、誓与大坝共存亡这样的口号刷得到处都是,看上去战斗的气氛很浓郁。
其中一些险要的地方,还有立军令状的“”还有保证书之类的东西,基本上每一段儿大堤都有专人为之负责。
看了一会儿之后,姜主席就问道,“听说你那里有不少防汛物资,能不能先分一点儿出来给邻省用?目前武汉那边的洪灾也比较严重,急需大量的防汛物质支援。”
杨国华集头同意道”“我那就是为了防汛准备的,自然没有什么问题,不过这些东西现在都算是支援邻省的,如果要动用的话,这笔账你得算在我老子他们头上
姜主席明白杨国华的意思,点头说道:“嗯,就算是从庆市借用的好了”!
其实经过了这一次的事悚,高层内部已经形成了共识,杨大伟父子在今年的防汛工作上作出的贡献极大,长江大堤的安全,直接影响到数千万人的生命财产安全的,如今长江大堤固守,就相当于是为荆江大堤分担了很多压力,万一到时候荆江大堤压力过大的话,这边还可以通过泄洪来替他们分担一部分洪水的。
有鉴于此,一些老同志和常委们都认为,杨大伟同志大局观极强,而且贡献也大,完全具备更进一步的能力。但是考虑到现在国内的形势严峻,加上杨大伟刚担任庆市市委书记还不到一年,这样的升迁速度也太快了些,有关领导人暂时不宜做什么重要调整,一切等到今年的防汛工作结束之后再行讨论。
因此,尽管姜主席知道杨国华是在为他的父亲摇旗呐喊,他也没有说什么反对的话出来,现在最重要的就是保二,泛堤沿岸,系于其他的事暂时放在一边,等防汛,旧再做讨论。
杨国华倒是看了一下长江大堤的环境。然后主动表示道:“我这次带来了一些大型工程设备,用来守堤也是有些作用的,不过这些人该怎么使用,最好有中央方面调配。”
“就是你带来的那些设备吧?”姜主席闻言顿时笑道。
杨国华笑了笑道。“不过在庆市的经验表明,大型机械化比人工的效率好多了。”
“那就多谢你们了。”姜主席点点头道。
杨国华觉得姜主席的情绪不是很高,顺着他的目光向江面上看过去,就发现烟波浩渺水汽蒙蒙,长江的水位一直在往上涨。而天空中的降水也一直没有停歇过,不但压抑得人透不过气来,也让大家感到水位的持续上涨已经是无可辩驳的事实了。
“很有可能在短时间内都是暴雨天。”姜主席忧心仲仲地说道。
“那也没有什么办法,正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这一次全国人民起来共同抗洪。世上还有什么可以难倒我们的。”杨国华看着水面。信心满满的说道。
杨国华陪着姜主席等人在大堤上转了一圈儿,解决际问题,但是他就想不起来当时出现险情崩塌的究竟是哪一段儿大堤了,整个大堤差不多两百公里长,天知道是哪一段儿出了问题呢?
他的心里面还是感到有些遗憾的,隐隐约约记得当初是荆江决堤了,具体位置真是不清楚,于是他就对萎主席说道,“我听说荆江大坝有些问题,要不要去看看?”
杨国华这话一说出来,顿时就见好几个人对他怒目而视。估计都是荆江的人吧,他摸了摸鼻子说道:“算了。不想去就不去了。”
姜主席等人视察完毕之后,坐上飞机直接回京城,杨大伟和杨国华父子就回到了市内。
“荆江大坝真有问题?”杨大伟下了飞机就向杨国华问道。
杨国华主要是想不起来哪里决堤了,回答时有些含含糊糊的。
“如果有问题,就搞搞清楚况。如果没有问题,就不要在别人面前大放厥词。”杨大伟对儿子说道:“要不是因为知道你的身份一般,不敢得罪,早就过来质问你的消息来源了。”
杨国华哼声道:“那又管什么用?等到决堤的时候,他们的脸不但拉得更长,而且还会变绿的,现在没发生状况。拿不到他们的把柄。他们当然不服气了。”
“你真能确定荆江大堤有问题?”杨大伟从没有听到儿子这么针对一件跟他自己没有什么关系的事情表态于是就满腹狐疑地再一次问道。
“具体的我不知道,但是问题是定存在的。”杨国华对父亲杨大伟说道:“整个荆江大堤都存在比较严重的工程问题,具体如何,你想一想当初咱们在长江大堤上发现的那些事情。就应该有所觉悟了。”
“假使如你所言。上次长江大堤查出问题之后省都进行了排查。不大可能再出现类似地情况吧?”杨国华皱着眉头问道。
自从两年前庆市这边儿发现了荆江堤案地问题之后。中央要求各省市都进行自查自纠且派了几个调查组下来督查。也发现了一下小问题。修修补补了一番。但是就没有发现比较严重地安全隐患。因此杨大伟觉得这事儿似乎有点儿不大可能。
不过杨国华很随意的说道:“如果调查组能查出问题来。那就是摆在眼前让你看地问题了。”
调查组是怎么一回事儿杨国华心里面清楚。杨大伟地心里面也清先
无非就是下来混混吃喝。临走在拿点儿东西。检查地时候也是问一问地方上。看看到哪里比较合适?这么一来。能查出问题来才是有鬼呢!
“你地消息来源可靠吗?”杨大伟想了想之后问道。
“这种事情多数是捕风捉影的,但是有句古话不是叫无风不起浪吗?”杨国华当然没有办法提供消息的来源难不成他要说自己做梦梦到的呀,那样是没有说服力的。
杨大伟严肃说道:“别人的事暂时不要管,先处理好眼下的事。要是真有问题。到时还怕他们能跑掉了?国家和人民会放过这些**分子?”
杨国华无奈的摇摇头,他倒不是现在急要追究那些贪污**分子的罪行,他不过是给父亲提个醒,防洪形势并不乐观,长江流域的各省市都存在着豆腐渣工程,有些地方堤破也不过是时间问题。
庆市自然也存在这种情况。尽管在杨大伟的强势干涉下,处理了一批贪官污吏,但**留下来的豆腐渣工程却没有消失。
到了这个时候,也只能听天命,尽人事了。
能抢救多少就多少吧!实在无法守住,就进行迁移。
不过庆市防洪区有一千多万的人口,想要在短时间迁移是不可能的,一部分民众甚至不愿迁移。这就给迁移工作带来困难。
洪灾是无情的,钱财没有可以再赚,房屋没有了可以再建。对于宝贵的生命来说,这些不过是身外之物。
为了做好一些防洪区的迁移工作,杨大伟不得不分派一部分官员去做民众的思想工作。
回到市里,杨国华乘坐专机回到京城。
在家里的屁股还没做热。杨国华就接到老陈的电话。
“杨老弟,听说你旗下的东星娱乐有限公司想和央视举办一次大型募捐活动,这个消息到底是不是真的?”“陈老哥,什么都瞒不过你!是的,我打算和央视合作。举办一次大型募捐活动,就不知央视的有没有这个兴趣。”
“杨老弟,这对我们央视来说可是一次好机会,怎么会没有兴趣呢!你现在在哪里?我马上让央视的廖台长联系你。”
“我刚回到京城。下午的时候你让央视的负责人打电话给我。届时我会出席的。”
“好的!反正我今天也没什么事,倒要向你讨杯酒喝了。”
在中午时分,东星娱乐公司的总裁柳飘飘也到了京城。
得知杨国华打算利用央视搞一个大型募捐活动之后,柳飘飘放下手中的事务来见杨国华。
京市的润华俱乐部。
怜飘飘刚走进大厅就见到杨国华。
杨国华带着淡淡的微笑向柳飘飘招了招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