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家底-《明末传奇》


    第(3/3)页

    粮食不可能凭空变出来,何况延安府的百姓也需要救济的粮食。

    府州县的粮食,慢慢的救济百姓,最多能够支撑到明年的六月,也就是说到明年的六月,粮食必须要丰收,否则郑勋睿也会崩溃。

    可是延安府的气候太恶劣了,特别是春旱,是异常严重的,春旱是要命的,不要说冬小麦会受到影响,就算是玉蜀黍和甘薯,一样会遭受影响。

    想到的事情太多,郑勋睿都有些崩溃了。

    真正要做事情的时候,难度会这么大,当初在江宁县的时候,推广玉蜀黍和甘薯种子,非常的顺利,几乎没有遭受波折,可是来到延安府,想要迈出第一步,都是那么的艰难。

    郑锦宏和杨鹤已经开始训练了,八百护院,成为了郑家军的中间力量,其中不少人被提拔为百户和总旗,负责对招募的一千八百军士进行训练,训练的重点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军纪军规,以及内心的归属感。

    有了充足的粮食,不会饿肚子了,这些军士也就能够咬牙训练了,再说军官带头坚持训练,他们也没有什么可说的,唯一的问题是粮食的消耗太大了。

    郑勋睿想着关心府州县冬小麦的种植情况,可他被困在府城出不去,也就没有办法下去督办了,只能够干着急。

    他唯一能够关心的,就是肤施县和附近的安塞县冬小麦的种植情况,在他的计划之中,玉蜀黍和甘薯,重点也是在肤施县种植,土地有的是,大片荒芜的土地,甚至有很多无主的土地,缺乏的就是人手,没有办法的时候,就只能够要求郑家军也参与到种植之中去了。

    一切只能够慢慢来,什么战马的事情、救济的事情、粮食的事情,等等,着急是没有用处的,实际情况就是这样,至于说在京城想到的调整官吏等等事情,更是无从着手。

    好在延安府同知马祝葵、通判孙启萌以及肤施县知县刘世杰、安塞县知县马代坤等人都还是不错的,这些人全部都是举人的身份,没有那么多的矫情,也没有什么强硬的关系,否则就不会留在延安府了,他们能够按照府衙的要求,兢兢业业的做事情,而且没有什么埋怨的地方,这就很不错了。

    <img  alt=""  src="  cj./picture/20150408_194811.jpg"  />

    小说限时免费?大神独家访谈?名家新书首发?

    每周还有抽奖活动,苹果手表、q币、起点币等你来拿!

    别犹豫了,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轻松关注,精彩不再错过~  </p>


    第(3/3)页